各路“金点子”爆棚 就等你来献“良言”
日前,杭州地铁集团携手城报、杭州日报发起“地铁文明号”活动,经过层层筛选,最终确定首批“地铁文明大使”名单,上周六下午3点半,大使们化身“绿巨人”、“美国队长”、“鹰眼”等“英雄”纷纷披挂上阵,开启文明大使模式:劝导乘客站在一米黄线外候车、排队有序上车、先下后上等。由于体验时间不长,“英雄”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。这不,热心的“绿巨人”王如华、健谈的“蜘蛛侠”陈碧发来照片,畅谈地铁文明的N条意见。更有众多热心铁丝响应“我为地铁文明乘车献一计”活动,向城报君发来地铁文明“金点子”。
“绿巨人”王如华: 文明成为习惯前还需引导
声音洪亮,热心肠是城报君对王大哥的第一印象,他就像绿巨人一般浑身充满了力量,霸气外露又不失温柔。王大哥说,作为“地铁大使”就应该全情投入,用并不怎么专业的手机镜头记录地铁的点滴,毫不犹豫地用笑容劝导不文明的现象。47岁的王大哥在一家国企上班,每天需要换乘1、2、4号线从临平去萧山上班,用他的话说,每天两个多小时的地铁时间,见惯了地下世界的形形色色,总体来说,杭州市民大部分还是明理的人,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,“地铁文明”不难实现。
王大哥认为,目前杭州地铁不文明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早晚高峰——等车的时候不排队,上下车的时候争先恐后,偶尔还有逃票的现象。在旁边没有工作人员或志愿者引导的情况下,场面有时会比较混乱。“在文明成为习惯之前,还是需要有人从旁引导,地铁的工作人员也应该做系统培训自我升值。除此之外,现在地面引导的标识都不统一,让市民看了‘云里雾里’,既然是具有提示作用的标识,就应该统一、简单、一目了然。”
“蜘蛛侠”陈碧:
趁假日做地铁文明公约宣传
双子座的长发妹子,有着蜘蛛侠一般的乐观开朗,小陈认为杭州本就是个有爱的城市,对于文明乘车,需要做更多的宣传和倡导。
“我觉得可以把地铁文明和时事新闻、节日等结合起来开展活动,寓教于乐,不是很棒吗?”小陈告诉城报君,文明是个潜移默化的东西,所以宣传显得尤为重要。比如说接下来的中秋、国庆,都是很好的宣传时机。相较于工作日,节假日大家的脚步都不会太匆忙,但是人流量却比较大,所以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。“如果在这个时候,做一次地铁文明公约的活动,我想效果会比较不错:在人流较大的地铁站拉一张地铁文明公约的幕布,乘客自愿‘签约’拍照,赠予地铁吉祥物杭杭,这对于乘客很有纪念价值,对于地铁也很有宣传意义。”
“铁丝”出谋划策积极贡献“金点子” “我为地铁文明乘车献一计”引小伙伴“口水战”
陈扬:设置曝光奖
很多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乘客故意的,有时候提醒标志不醒目,或是线路和要求规范不明确。在他看来,在周末和节假日,可以向杭州各大高校社团、学生会招募志愿者。在提醒标志上可以做得更简单、易懂一些。然后也可以鼓励网友和市民通过各种渠道曝光不文明现象,或拍下文明素质好的一面,并且设置曝光奖,一瓶水、牛奶都可以,当然免费地铁年卡也是极好的。奖惩制度分明,大家才更积极嘛。其他一些硬件软件上杭州地铁已经做得相当好了,大家一起努力让素质也跟上。
陈佳丽:先下后上,靠右出行
我在香港看见大家坐地铁的电梯也好,等地铁也好,一般都是站在电梯右侧,或是门的右侧,很有规矩。我觉得地铁文明提示语可以改为“先下后上,靠右出行”,这样乘客在下车时不至于被两面夹攻。对于等候的乘客来说,这样的提示语比较简单明白,操作起来也方便。我们可否按照香港的这种方式,来引导大家这种地铁礼仪?互相告知,久而久之就是我们自己的地铁风格了。
周扬帆:车厢可以播幽默易懂的文明情景剧
我是乘坐地铁的常客,发现地铁站除了乘梯指挥员,就只剩玻璃车窗上弱弱几个卡通标语“文明乘车”了。人越多越不在意“先下后上”,就算有这个意识也会不自觉地被后面的人推着走进车厢,因此要改变的还是乘客的思维。我觉得可以在车厢内的电视里常年播放关于“先下后上”的好处,比如幽默又容易懂的文明情景剧之类,广而告之,增强影响力。相信通过一天天的宣传后,会起到一定的效果。
韩焱:向社会征集地铁文明海报
记得杭州地铁以前向小朋友们征集过跟地铁相关的儿童画,这活动办得很好。由此我想到杭州地铁不妨向社会征集地铁文明海报,从中挑选经典的有代表性的。可不要忽视海报的宣传力量啊,图比文字更直观,也能配上更有感染力的文字。特别是幽默风趣的宣传海报让人在一笑之间易于接受。所以让地铁少些商业广告,多些文明内容的公益海报吧,相信这样的宣传会更有效果哦。